有感而发,一口气写成的。
这段时间不是在封闭开发嘛,正在做一个完全全新领域的项目,一般来讲,我早就不干码农了,不需要去了解具体的技术实现。不过跟我对接的那边那人他属于标准“技术纳粹”,平时不咋爱说话,一聊技术就停不下来,如果不懂那玩意,几乎没法跟他说话。做过这类项目的小伙伴都知道,得跟对方处好关系,不然可能会被卡验收。
没办法,我只好找了本五六百页的那个领域的书,慢慢开始看,一边看一边搜,顺便找人问,这不一个月了,书已经看了一大半,前几天跟那个领导吃饭的时候,已经聊的很顺畅了,那边的领导心情也很好。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这又让我想起来多年以前我和小伙伴们分享,如果抛开那些花里胡哨的英语学习方法,比如什么“多说”,还有“英语环境”什么的,你实在是做不到,那就别做了,使劲背单词,一个单词重复两百遍,硬背,不要搞什么“三天学会一万词汇量”,不要搞“学会了词根快速记住两万词汇”,都是瞎搞,静下心来,死磕到底,一个一个背。
很多人英语学得一塌糊涂,绝大部分都是想走捷径,让他背单词,他就上网查,搞各种幺蛾子学习技巧,最后技巧没掌握,能力也没上去。
一般来讲,单词背到6000左右,高中的阅读基本上都能读懂了,背到一万以上,考研英语文章除了那些“长难句”也能看懂了,就是这么神奇。不要指望捷径,该花的时间一分钟都不会少,一万词汇对于脑子正常的人来说,可能就是需要大几百个小时,怎么背那是你的事,投入不足,结果不会配合你忽悠,永远也不开窍。
我这些年有个体会,“开窍”的本质就是积累,积累到一定程度,突然就有了新理解,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,然后在“超大积累”的基础上又来了一个大爆发,直接把其他人彻底甩开了。
“超大积累”这事是个负担,也是个门槛,更是个壁垒。你想过这个门槛是很难的,别人一样难,过不去都白费,想过去只有一个办法就是死磕,什么“认知”什么“思维高度”都没用,就是得老老实实下硬功夫。
就得硬磕,克服前期的焦虑,克服中间的痛苦,克服后期的迷茫,不断投时间,直到有一天,发现自己投入的时间原来已经这么多,这时候,你发现不再像以前那么迷茫了,也不再像以前那样痛苦了,你已经跨过了那个门槛,进入了一个壁垒,别人很难追上了。
同样的,编程这事也是这个道理,几年前一个读者跟我说,他想学编程,是应该先看数据结构,还是先看操作系统原理?我说你先写出来一万行可运行的代码再说,从最简单的开始,一点一点写,最早的程序可能只有三四行,到后来可能有几百上千行。一万行代码是个“入门门槛”,跨不过去,这辈子都别想入门,别误会,这里说的“入门”相当于学英语刚学完前一千词汇。在这之前,看那些乱七八糟的书都是浪费时间。
这些年有个感觉,你找到一件正经事,想去认真做,发现好难,这个时候就该问自己:
1、这事到底值不值得做;
2、对自己是不是至关重要。
如果答案都是“是”,那就再仔细思考下,你觉得某个东西“难”,学习的过程中感觉迷茫,甚至有点绝望,基本上是两个原因导致的:
1、选错教材了,你拿得太难了,不适合你;
2、投入时间不足。
这个世界上最硬的道理,就是“投入不足,产出就足不了”,所以说,选一本好的教材,然后就别到处找什么学习方法了,安安静静地投入时间,投入足了,自然会有效果。不过那个“一万小时定律”也离谱,扯那玩意会对身心产生巨大压力,还不如不提。一般来讲几百个小时认真投入就能明显见效。
为啥说不要到处找学习方法呢?
因为绝大部分人都是loser,他们啥也不懂,搞笑的是他们还挺喜欢到处指导别人。对于普通人来说,方法什么的,都是次要的,时间投入不够,啥方法都是扯淡。你先有个底子,才能区分哪些方法是对的,哪些明显是扯淡。
比如我十几年前想学写代码,那时候到处找经验,一堆人推荐让学一本叫《算法导论》,还说什么“必看”。后来我慢慢知道了一件事,这本书实在是太难了,而是属于高级进阶,根本不适合新人,哪怕几年后我写代码一年能赚几十万的时候,依旧对这本不太感冒,从没看完过五分之一。推荐这本书给新人的,不能说全部,可以说99%的人全是菜B,他自己也没看过,只听别人说那本书不错,你听了菜逼的话,你能好?
所以说,一定要从简单地开始,慢慢熬,跨过那几道坎,慢慢就开悟了。而且这条路没啥办法,只能是你自己去走,就好像婴儿想成长,只能是自己蹒跚学步,一边摔一边成长一样,别人一步都替你走不了,英语里有个词,叫“take the baby steps”,像婴儿一样小步走,毕竟世界上最牛逼的长跑冠军,他也是这么过来的。
而且有个共识,投入和水平的关系并不是咱们理解的那种线性的,而是跳跃的。
可能也跟咱们的大脑组织形式有关。咱们的大脑用的是一种最简单的模式,一大坨功能极其简单的细胞连在一起,然后涌现出了神奇的智能,或者说,智能就是天量的链接基础上不知道怎么突然就蹦出来了。所以“数量”就成了关键,你得不断输入,等着大脑自己完成“涌现”。
碰上了太难的东西,可以绕过,但是基础的东西一定不能放过,一般复杂问题,都是几个简单问题的组合,你得把简单的弄得滚瓜烂熟,一般来讲复杂的问题自然而然就解决了。就算依旧解决不了,也没事,慢慢来,积累得多了,过一段时间回过头来看,发现自然而然就懂了。
说到这里,突然想起来一个高中老师说过的一件事。
他说经常有人说,有些孩子是在“死学”,所以投入多,成绩却不行。
他说没有“死学”的,只有“装学”的。就高中那点知识,并不涉及普通人无法拿下的内容,数学考卷最后一题可能是这种,但是哪怕你把所有这类比较难的全扔掉,考个本科依旧跟玩似的。
事实上高考出卷,也是这个逻辑,如果你基础扎实,确保简单的不做错,你想考不上本科是很难的,毕竟高考就一分级考试,不是选拔天才,适配的是所有人。如果基础足够扎实,抛弃所有的超级难题,把中间位的也解决了,211就保住了。
智商正常的孩子,没有“死学”连基础知识都学不会的。只有一种可能性,他是在那里表演,心思不知道跑哪去了。最后成了个学渣,本身也是投入根本就没有足过,没投入就想有产出,想啥呢。
很多人其实从没认真解决过任何一件事,所以碰上复杂问题,总是焦虑,总想速成,投入一点时间就质疑为啥还不出结果,于是在所有事情上都一事无成。等生了孩子,也不知道怎么教育,对自己没耐心,对孩子也没耐心。这几年有个新词,“内耗”,说的就是之前没做成过什么事,对眼前这事心里也没数。其实经历几次就懂了,就不耗了。
那些厉害的人,有点像是完了无数局《绝地求生》的人,他解决过很多问题,直到在每一步应该做啥,当感觉到迷茫和失落的时候,他也知道这事是正常的,正在开悟,等过去了就好了。这样就能完成一件又一件困难任务,然后可以去承担更多的复杂任务。
尾声:
曾几何时,一直在说“减肥一定不能挨饿”,饿瘦会反弹,饿瘦不健康。
但是到了今年,几乎所有的减肥博主已经全部异口同声在说“没有不饿的减肥”,就是得少吃,就是得饿。
最基本的逻辑,减肥的本质是“摄入小于消耗”,除了极少数例外,身体百分之一万会有饥饿反应,饥饿反应就是变瘦的前置条件,这就叫第一性原理。
同样的,迷茫、痛苦、失落、受挫、想速成,这些都是正常的,你想做成一件事,心里的渴望和现实的进展之间有了冲突,自然会产生这样的感觉。对于普通人来说,没啥办法,只能是硬磕,一点一点啃,去下笨功夫,根本没有别的办法,等你挺过去了,这些东西就是你的壁垒,别人的高墙。
标签: